光影台特稿 去年,烂番茄( jiā)发起了“ 25年来最佳导演 ”评( píng)比。
经过多轮角逐, 克里斯( sī)托弗·诺兰 和 丹尼斯·维伦( lún)纽瓦 进入最后的双强对( duì)决,足见“维维诺诺”组合在( zài)当今世界影坛分量之重( zhòng)。

近年,本着“诺兰上一部,我( wǒ)也上一部”原则的维伦纽( niǔ)瓦,在诺兰《奥本海默》之后( hòu),终于也推出了自己的万( wàn)众期待之作。
《沙丘2》

这部与( yǔ)前作时隔三年的续集,目( mù)前 烂番茄新鲜度94% ,爆米花( huā)指数95%,在IMDb上被超14万人评出( chū)9.0分,暂居Top250第10位,是 维伦纽瓦( wǎ)生涯最佳 。
《合金装备》《死亡( wáng)搁浅》等游戏制作人小岛( dǎo)秀夫,盛赞 这是一部足以( yǐ)抵抗流媒体订阅服务的( de)真正的电影,它让自己僵( jiāng)化的思维如沙子一样崩( bēng)溃 。

这部成本1.9亿美元的大( dà)片,刚上映便已斩获2亿左( zuǒ)右的全球票房,要达到回( huí)本的5亿票房几乎板上钉( dīng)钉。
在影片上映前,主演提( tí)莫西·查拉梅和奥斯汀·巴( bā)特勒接受了时光君专访( fǎng),聊到了拍摄这部电影的( de)趣事。
此前,时光君从小说( shuō)原著、故事及人物等方面( miàn),对此片进行了前瞻,今天( tiān)就来聊聊 《沙丘2》为何值得( dé)一张影票 。

世界观架构
表( biǎo)面看,维伦纽瓦的《沙丘》打( dǎ)着科幻旗号,却上演中世( shì)纪故事。这与创作者是否( fǒu)思想陈腐无关,而是由《沙( shā)丘》世界观决定。
《沙丘》故事( shì)发生在遥远的近8000年后,人( rén)类已具备星际旅行能力( lì)。

经历过一场与人工智能( néng)的惨战(巴特兰圣战)后,人( rén)类见识到人工智能的可( kě)怕,于是禁止对其进行开( kāi)发、应用,转而极限开发人( rén)类自身。从而产生了“人型( xíng)计算机”,即天赋异禀且大( dà)脑被完全开发的人类。
人( rén)型计算机主要有三大族( zú)群: 姐妹会、宇航公会领航( háng)员、晶算师 。故事中最重要( yào)的资源、独产于沙丘星球( qiú)的“ 香料 ”,便是发展人型计( jì)算机的必要资源。

姐妹会( huì)
人型计算机有点所谓“灵( líng)修”的味道,加之对人工智( zhì)能的全面禁止,最终人类( lèi)文明体制退回到类封建( jiàn)制。
皇帝统治宇宙,各大家( jiā)族分封星球、领土。这里就( jiù)可以解释大家最常质疑( yí)的两个“科幻设定”。

其一,为( wèi)何一个科幻片系列一股( gǔ)子西方中世纪味? 上面其( qí)实已有解释。而从历史、未( wèi)来彼此交缠的哲学角度( dù)而言,人类在文明(尤其是( shì)科技)发展到太高程度后( hòu),不排除产生强烈破坏欲( yù)的可能,几场高科技战争( zhēng)就可能让人类回到“石器( qì)时代”。
这种设定,和大家熟( shú)悉的《庆余年》类似——未来高( gāo)度发展,导致人类重新轮( lún)回文明制度。

其二,片中人( rén)物为何多以冷兵器近身( shēn)交战? 这是因为《沙丘》中的( de)一个重要设定——防护屏障( zhàng)。
这种屏障源自“霍尔兹曼( màn)效应”(一种虚构的物理现( xiàn)象),它可以阻挡激光、子弹( dàn)、冲击波等高速动能,却无( wú)法阻挡刀剑、匕首等慢穿( chuān)攻击。所以观众可以看到( dào)角色们 身上一直闪动光( guāng)盾却又舞刀弄剑 的奇特( tè)景象,这正是高科技产生( shēng)低弱点的表现。

以上世界( jiè)观架构下,《沙丘》故事可总( zǒng)结为——
厄崔迪家族在皇帝( dì)授意下,从宿敌哈克南家( jiā)族手中接管沙丘星球,却( què)在哈克南与皇帝的共同( tóng)设计下,几乎灭族。厄崔迪( dí)家族之子保罗(甜茶 饰)在( zài)沙丘星球原住民弗雷曼( màn)人的支持下,骑着“沙丘Uber”沙( shā)虫,向哈克南及皇帝复仇( chóu)。
神秘的姐妹会则高瞻远( yuǎn)瞩,遴选先知,试图掌握人( rén)类的永恒未来。 王子复仇( chóu)、原住民觉醒、自由斗争、文( wén)明哲学等文艺母题均含( hán)括其中 。

电影化呈现
如此( cǐ)“庞然巨物”,自然具备足够( gòu)吸引力。小说问世以来,不( bù)少名导都想将之电影化( huà),却多折戟沉沙。
《沙丘》电影( yǐng)版权最初由美国制片人( rén)亚瑟·P·雅各布斯(1968《人猿星球( qiú)》)买下,并拟邀大卫·里恩(《阿( ā)拉伯的劳伦斯》)执导。但亚( yà)瑟的突然离世使项目被( bèi)终止。

《阿拉伯的劳伦斯》同( tóng)样关乎沙漠与战争
之后( hòu),智利名导佐杜洛夫斯基( jī)(《鼹鼠》《圣山》)以极大积极性( xìng),说服特效师丹·欧班农(《异( yì)形》)、平克·弗洛伊德乐队、H·R·吉( jí)格(异形设计师)等大咖,拟( nǐ)邀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 ēn)》)、画家达利(为他开出每分( fēn)钟10万美金的片酬)出演制( zhì)作《沙丘》。
但终因风格怪诞( dàn)、成本过高被好莱坞大厂( chǎng)拒绝。

佐杜洛夫斯基版飞( fēi)船及香料,他并未读过原( yuán)著
下一位要拍沙丘的导( dǎo)演是雷德利·斯科特,雷德( dé)利很喜欢原著。然而前期( qī)筹备时,哥哥弗兰克的离( lí)世让雷德利深陷悲痛,于( yú)是他放弃《沙丘》,转头拍摄( shè)了更具宿命感的《银翼杀( shā)手》。
接下来是 终于拍出成( chéng)片的大卫·林奇 。林奇强迫( pò)自己读完原著,改过7稿剧( jù)本,最终却因成片质量差( chà)而不愿署名、不愿谈及,影( yǐng)片票房也赔得很大。

林奇( qí)版沙虫
过尽千帆皆不是( shì),终于,《沙丘》来到维伦纽瓦( wǎ)手中。 这版有史以来最成( chéng)功、 代表21世纪以来最顶尖( jiān)电影工业水准 的《沙丘》,演( yǎn)员阵容自不必说。
幕后更( gèng)是集结了编剧乔·斯派茨( cí)(《普罗米修斯》)、音乐汉斯·季( jì)默、摄影格雷格·弗莱瑟、服( fú)装杰奎琳·韦斯特(《本杰明( míng)·巴顿奇事》)等一流创作者( zhě)。在这样的团队基础上,《沙( shā)丘2》延续第一部的美学风( fēng)格,成为维伦纽瓦的集大( dà)成之作。

视觉上,《沙丘2》呈现( xiàn)了 维伦纽瓦标志性的巨( jù)物迷恋及宏大场景 。
沙虫( chóng)、建筑、军队、民众等,均具有( yǒu)难得一见的恢弘设计感( gǎn),且通过立体几何、光影渗( shèn)漏、肃穆造型等,渲染出古( gǔ)典与未来的交织感,以及( jí)文明返归历史形态后那( nà)种浓郁的宗教感、神性及( jí)宿命感。



此外,《沙丘2》以沙的( de)黄、生命之水的蓝、天色的( de)红、“古罗马斗兽场”景象的( de)黑白化等,进行区分度极( jí)高的色彩诠释。
这让影片( piàn)具备更突出的视觉风格( gé),及更强烈的作者性。



在沙( shā)虫吃人、骑乘沙虫、单挑对( duì)决、两军对战等动作场面( miàn)上,《沙丘2》呈现出既 肆意挥( huī)洒、震撼银幕,又精简克制( zhì)将预算用在刀刃上 的创( chuàng)作精确感。

在维伦纽瓦的( de)《沙丘》世界中,商业与艺术( shù)形成完整统一,它带来的( de)体验古典而前尖。坚持实( shí)景,全片IMAX特制拍摄,简单来( lái)讲,即真正让人进入银幕( mù)的震撼视听。
常看IMAX的观众( zhòng)一定都记得:飞机引擎的( de)轰鸣、银针落地的细微。 《沙( shā)丘2》正是轰鸣与细微的极( jí)致交织 。

导演进化路
《沙丘( qiū)》第一部中有一场很重要( yào)的戏,姐妹会圣母用“戈姆( mǔ)刺”测试保罗是否天选之( zhī)人。
维伦纽瓦详解过这场( chǎng)戏。在他的创作中,这场戏( xì)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深具( jù)含义。

保罗被音控至圣母( mǔ)面前,有噩梦之意
图书馆( guǎn)场景象征人类精神的胜( shèng)利,地毯的古典花纹寓意( yì)文明的返归,圣母的面纱( shā)带出姐妹会的神秘、疏离( lí),圣母捏针的手势兼具女( nǚ)性的柔美与死亡的威胁( xié)……
甚至,盒子的大小、盒内的( de)阴影等都有讲究。大小刚( gāng)够保罗伸手进去,代表吞( tūn)噬与紧箍的压迫,阴影遍( biàn)布则神秘降临……

可见,好的( de)电影(即便是商业大片),总( zǒng)能提供严丝合缝又意趣( qù)丰富的解读空间,好的导( dǎo)演, 从始至终都葆有丰沛( pèi)的个人创作意识 。
维伦纽( niǔ)瓦说,戈姆刺的戏,必然能( néng)让14岁时读到这个场景的( de)自己满意。而煌煌巨制的( de)《沙丘》电影,在他看来,正是( shì)只拍给他自己一个人的( de)电影(凡尔赛警告!)。

回顾维( wéi)伦纽瓦的职业生涯,可以( yǐ)发现,不同于诺兰热衷于( yú)复杂故事,维伦纽瓦电影( yǐng)中的故事往往比较简单( dān)。但他擅长用拍摄手法、视( shì)觉风格等夺去观众对故( gù)事的审视,让观众产生一( yī)种 这电影好复杂 的心理( lǐ)暗示。
比如《银翼杀手2049》,当你( nǐ)抽离影片炫目又极简的( de)霓虹美学和废土黄沙,会( huì)发现影片不过讲了一个( gè)新复制人猎杀旧复制人( rén)的故事。这种创作方式,恰( qià)好证明 维伦纽瓦拥有强( qiáng)烈的艺术表达欲望 。

《银翼( yì)杀手2049》(2017)
他的创作之路,大概( gài)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duàn)是 模仿法国新浪潮 的起( qǐ)步阶段,作品有《8月23日》《迷情( qíng)漩涡》《理工学院》等。
根据校( xiào)园屠杀真实事件改编的( de)黑白片《理工学院》,让他逐( zhú)渐转入暴力写实主义的( de)第二阶段。这阶段他拍了( le)更受影迷认可的《焦土之( zhī)城》《边境杀手》。

《边境杀手》(2015)
这( zhè)两部电影更具设计性的( de)构图及摄影,使维伦纽瓦( w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影像( xiàng)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渗透( tòu)在他2013年的《囚徒》《宿敌》这两( liǎng)部 暴力象征主义 电影中( zhōng),也正式开启了他的科幻( huàn)片拍摄之路。

《宿敌》中的巨( jù)物象征
科幻电影是维伦( lún)纽瓦从小的梦想 ,直到第( dì)三阶段的《降临》《银翼杀手( shǒu)2049》,这个梦想才算实现。
这两( liǎng)部电影被视作科幻文艺( yì)片典范。其中蕴含的暧昧( mèi)与深度,既源自作家特德( dé)·蒋的小说与雷德利·斯科( kē)特的前作,也源自维伦纽( niǔ)瓦对科幻中的宿命成分( fēn)的思考。

《降临》(2016)
第四阶段由( yóu)《沙丘》开启。 维伦纽瓦正是( shì)因为不敢轻易动《沙丘》,才( cái)先拍了《银翼杀手2049》,足见《沙( shā)丘》在其生命中的分水岭( lǐng)式重量。《沙丘》系列的上映( yìng),也让维伦纽瓦真正走上( shàng)“封神”之路。
据悉,他的下一( yī)部作品不一定是《沙丘3》,可( kě)能是《2001太空漫游》原著作者( zhě)亚瑟·克拉克的另一部杰( jié)作 《与拉玛相会》 。这个讲述( shù)神秘飞行体拉玛在太阳( yáng)系“加油”续航,却引得人类( lèi)惶惶不可终日的故事,也( yě)是出了名的难拍。拉玛的( de)巨物感及其内部诡谲的( de)生态系统,使其同《2001太空漫( màn)游》中的黑石及《降临》中的( de)椭圆体都产生了某种宇( yǔ)宙精神上的联系。



2001太空漫( màn)游&降临&沙丘
维伦纽瓦最( zuì)爱的五部电影中,《2001太空漫( màn)游》排第一,如今,他终于要( yào)在电影中与这部影史神( shén)作“相会”。
相会之前, 《沙丘2》当( dāng)是维导生命中一个迷人( rén)的银幕标杆 ,身为影迷,哪( nǎ)有不去见证的道理呢?

作( zuò)者:县豪
记者/编辑: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