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沙上》是今年在上影( yǐng)节看的最后一部片,前一( yī)天晚上,这部电影在颁奖( jiǎng)礼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 jiǎng)。结果刚出来引起不少议( yì)论——本届电影节不乏好片( piàn),尤其是那部《德瓦克先生( shēng),你相信天使吗?》,有影迷称( chēng)之相比起其他电影是“断( duàn)崖式优秀”。那么,金爵奖评( píng)委会为什么把大奖颁给( gěi)了这样一部“不温不火”的( de)日本文艺片?

ON SUMMER SAND
长崎的夏天( tiān)是伴随着蝉鸣声的炎热( rè),脚下是被晒得滚烫的上( shàng)坡路,远处是层层叠叠的( de)房屋,小猫在河边喝水,蝉( chán)热得翻了身倒在路边……电( diàn)影伴随着钢琴旋律以及( jí)男主人公蹒跚的脚步声( shēng),缓缓展开。
这是一部极具( jù)日式风格和东亚文化气( qì)息的影片,弱化戏剧冲突( tū),通过对话和台词来交代( dài)人物关系及故事前史,一( yī)切的戏剧性都在台词中( zhōng)娓娓道来。
同样的风格在( zài)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很常( cháng)见,只是本片不如后者做( zuò)得出色:是枝裕和影片里( lǐ)的人物对话,虽波澜不惊( jīng),但暗潮涌动,而玉田真也( yě)的影片,是真的没有掀起( qǐ)一点波澜就结束了……

从电影( yǐng)的人物对话中,我们逐渐( jiàn)了解到小田切让饰演的( de)主人公小浦治是个丧失( shī)了儿子的父亲,孩子在大( dà)雨带来的洪水中夭折,船( chuán)厂倒闭让他陷入失业,妻( qī)子(松隆子饰演)最后也离( lí)他而去。他的朋友说他“很( hěn)可悲”,这个男人的可悲在( zài)于他无法从过去的伤痕( hén)中走出来。

影片里,所有人( rén)都在朝前走,只有小浦治( zhì)停滞不前。妻子每天给儿( ér)子祭拜,却出轨治的朋友( yǒu),最后跟他离婚,开始新的( de)生活。同样在船厂工作的( de)朋友,失业后找到了新工( gōng)作。全片出现不到5分钟、饰( shì)演小浦治妹妹的满岛光( guāng),一直潇洒地满世界追求( qiú)“梦想”(新欢),说来就来,说走( zǒu)就走。
就连外甥女优子,一( yī)开始并不喜欢便利店男( nán)孩,却轻易接受了对方的( de)追求。后来两人亲热后优( yōu)子的手被划伤,男孩说不( bù)希望伤口愈合,这样就可( kě)以对她负责了,优子却说( shuō):“没有什么伤口是不会愈( yù)合的。最后一切都会像光( guāng)一样,一点一点消失……”
除了( le)男主角外,仿佛每个人都( dōu)选择了若无其事地活着( zhe)。而只有他选择屈服于现( xiàn)实,沉溺于过去。这似乎对( duì)应着日本当代社会在失( shī)业危机、经济下行的压力( lì)之下,“无缘人口”的“低欲望( wàng)生活”。
(*无缘人口:指日本那( nà)些在社会关系上处于孤( gū)立状态的人群,他们脱离( lí)家庭、职场和地域等传统( tǒng)社会关系而存在。)

人为何( hé)而活着,又该如何处理曾( céng)经的伤痕?影片一直围绕( rào)铭记和遗忘的问题进行( xíng)讨论。但它又不只是停留( liú)在个体命运之上, 如果结( jié)合故事的发生地点长崎( qí)来看,似乎更能触及到影( yǐng)片的内核。
伤痕,是长崎这( zhè)座城市的标识。电影用了( le)大量镜头对长崎进行细( xì)致的刻画。当地遍布的陡( dǒu)坡、密集的房屋、核爆炸造( zào)成的遗址,不是如同明信( xìn)片封面的画面,而是这座( zuò)伤痕累累的城市特有的( de)缩影。
1945年8月9日,发生在长崎( qí)的原子弹爆炸,让这座曾( céng)经宁静的海港城市以惨( cǎn)烈的方式载入人类史册( cè)。 电影将核爆记忆转化为( wèi)个体的丧子之痛:小浦治( zhì)爬不完的上坡路,就像长( zhǎng)崎人挥之不去的历史阴( yīn)影。“我们真的有过这个孩( hái)子吗?”离婚时小浦治的疑( yí)问,对应着曾经繁华一时( shí)的长崎在一夕之间被毁( huǐ)于一旦时,人们对家园被( bèi)毁所发出的叹息。

在这场( chǎng)灾难以后,妻子选择离开( kāi),去往新的城市重新开始( shǐ);而治却选择了留下,但生( shēng)活也没有对他仁慈——工作( zuò)中不小心切断了手指,曾( céng)经给他带来希望的优子( zi)最后也离开了。 治的选择( zé)对应着现实中长崎人的( de)两种选择,出走或坚守。

而( ér)突然闯入生活的优子,则( zé)代表一个异乡人的角色( sè)。 她来到这里,为这里曾经( jīng)历过的伤痛而悲伤、叹息( xī),甚至试图去改变(她对舅( jiù)妈说,以后由她来照顾舅( jiù)舅)。她的出现对于小浦治( zhì)来说,就像那场突如其来( lái)的雨,给他带来了希望和( hé)转机,但最终,她也只是个( gè)过客,总有离开的一天。就( jiù)像伤口,也终将愈合。
电影( yǐng)中有两场雨。开头,小浦治( zhì)的儿子被洪水卷走而离( lí)世;结尾,小浦治在大雨滂( pāng)沱中喝着雨水,重新找到( dào)了活下去的希望。 同样是( shì)雨,一场带来死亡,一场让( ràng)人重生。雨这个意象,也对( duì)应着在那场原子弹爆炸( zhà)中,落在长崎的“死亡之雨( yǔ)” ——原子弹投下后,天空会下( xià)“雨”,这种“雨”里包含着核辐( fú)射元素,给大地上的万物( wù)生灵带来死亡。
在长崎核( hé)爆后,“创伤”也变成了日本( běn)电影中的一种文化象征( zhēng),形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身( shēn)份认同。从这样的背景下( xià)去看这部电影,似乎也能( néng)接受影片比老奶奶上斜( xié)坡还慢的剧情,以及略微( wēi)尴尬的“喝水戏”。

奔着松隆( lóng)子和光妹去看的,结果两( liǎng)位都只是跟配角抢戏的( de)“主演”。本来只想打两星,自( zì)己盘了半天以后,觉得多( duō)打一星也未尝不可。

相比( bǐ)起依靠明星阵容和刺激( jī)剧情冲突博眼球的商业( yè)大片、“顶流”华语片而言,这( zhè)样的电影愿意沉下心来( lái),凝视个体命运与集体记( jì)忆,展现出了难得的作者( zhě)意识。

*如果你( nǐ)也喜欢电影,欢迎关注我( wǒ)的公众号:Movieday 一起分享好片( piàn)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