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好莱坞功夫( fū)片的老带新之作,《功夫梦( mèng):融合之道》虽然请来了成( chéng)龙和拉尔夫·马基奥,但却( què)并没能在这部电影里带( dài)出新的青年演员王班,其( qí)所做的更像是一个有钱( qián)人家请了名师来陪自己( jǐ)的孩子玩,从乏善可陈的( de)故事,到对功夫肤浅刻板( bǎn)的印象,好莱坞流水线上( shàng)生产的套路摸板剧情,只( zhǐ)是将功夫变成了一场过( guò)家家般游戏。
看《融合之道( dào)》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 gǎn)受就是尴尬,电影内核所( suǒ)想做的是去打破偏见,但( dàn)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 gè)巨大的偏见本偏。影片开( kāi)场以中国少年李峰移居( jū)纽约的生活片段展开,试( shì)图营造东西方文化冲突( tū)的张力,但这些所谓的文( wén)化冲突都是电影自己臆( yì)想出来的,它没有源于生( shēng)活的细节,更没有塑造出( chū)真正打动人心的角色,这( zhè)种所谓的融合就仿若将( jiāng)将唐人街红灯笼与自由( yóu)女神像的粗暴并置在一( yī)起,看似做出了融合,实则( zé)还是在各说各话。
在这种( zhǒng)刻板印象之外,这部电影( yǐng)的主人公既不是成龙,也( yě)不是拉尔夫·马基奥,电影( yǐng)浪费了过半的时间在李( lǐ)峰披萨店的铺垫中,但这( zhè)些剧情在这部电影里其( qí)实显得格格不入,情节推( tuī)进缓慢且缺乏戏剧张力( lì),导致观众在冗长的铺垫( diàn)中逐渐失去耐心。而进入( rù)训练阶段后,影片又急于( yú)收尾,成龙饰演的韩师傅( fù)与拉尔夫・马基奥饰演的( de)丹尼尔,两人的老师戏份( fèn)聊胜于无。
由此李峰从 “被( bèi)霸凌者” 到 “武术冠军” 的转( zhuǎn)变,仅通过几场跳跃式的( de)训练场景完成,缺乏心理( lǐ)层面的细腻刻画,更难谈( tán)什么成长可言。而其他的( de)人物在这部仅有90分钟的( de)电影里,更都只是工具人( rén)般的存在,这种类型片流( liú)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得( dé)本应承载文化对话的核( hé)心人物,最终沦为符号化( huà)的代言人。
另一面影片对( duì) IP 情怀的过度消费,反而暴( bào)露了重启作品的创新困( kùn)境。从《龙威小子》到《功夫梦( mèng)》,系列始终沿用 “主角被看( kàn)扁 — 刻苦训练 — 逆袭夺冠” 的( de)叙事模板,缺乏对当代社( shè)会议题的回应。在全球化( huà)语境下,这种 “文化冲突到( dào)融合” 的老套叙事已难以( yǐ)满足观众对深度内容的( de)期待。而影片对成龙个人( rén)形象的过度依赖 。无论是( shì)标志性的 “成式喜剧” 还是( shì)韩师傅的造型设计 ;更凸( tū)显了创作上的力不从心( xīn)。
《功夫梦:融合之道》的困境( jìng),本质上折射出好莱坞对( duì)东方文化的理解仍停留( liú)在表层。其只能完成武术( shù)招式的拼凑,却无法真正( zhèng)完成文化对话的融合,当( dāng)电影呈现出的只有刻板( bǎn)印象的碰撞,影片便失去( qù)了探讨跨文化议题的意( y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