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概从几岁开始,才知( zhī)道卓别林这个人?
印象真( zhēn)的模糊,部分童年记忆是( shì)来自我家楼上的三叔家( jiā)。在某年回来过春节时,三( sān)叔带回来一大盒的卓别( bié)林经典全集。我记得封面( miàn)是黑白的。
当时的影像媒( méi)介还是VCD,他家也装了影碟( dié)机。也不知道三叔在当年( nián)春节,为何选择了卓别林( lín)全套影集,可能是因为封( fēng)面写着喜剧,老少咸宜,适( shì)合阖家收看。
一盒卓别林( lín)里边,有很多卓别林,什么( me)《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等( děng),分成一张一张的碟。
我们( men)小朋友兴冲冲围在一堆( duī),小心翼翼将它放进碟机( jī)。那是第一次遇见卓别林( lín)。
当时的电视机还是有着( zhe)大屁股,小荧幕方方正正( zhèng),四比三的比例。荧幕上开( kāi)始出现一个小小的人,嘴( zuǐ)上有一撇胡子,鞋永远不( bù)合穿。没有对白,只有出奇( qí)夸张的动作行为。

由于讲( jiǎng)述的是美国二十世纪二( èr)十到三十年代的故事,对( duì)于我们这些小城孩子而( ér)言,不仅空间太陌生,时间( jiān)也隔得太遥远。更多时候( hòu),我根本看不懂里面的工( gōng)厂,里面的酒吧,里面的街( jiē)道。
也由于是黑白电影,当( dāng)时看两眼就觉得无趣,甚( shèn)至觉得电视上这个人滑( huá)稽做作,过于夸张,实在无( wú)法引起共鸣。当然也有一( yī)些很好笑的情节,但你若( ruò)要问是什么,我又确实大( dà)脑一片模糊。
小时候更多( duō)是带着一种落寞的情绪( xù)看着卓别林。
每逢春节,我( wǒ)家一定会有大人(也就是( shì)父母)吵架或冷战。每年我( wǒ)爸回家一次,我的童年噩( è)梦就多一次。吵架简直成( chéng)了我家过年时特有的传( chuán)统习俗。
家在五楼,就会变( biàn)得静悄悄、冷飕飕,没有一( yī)点年味,妈妈永远不愉快( kuài)地躺在卧室床上,眼睛红( hóng)肿肿,沉默不语。整个五楼( lóu)是阴暗的。
我们家没有陌( mò)生人的邻居,整个家族住( zhù)在一栋自建楼。三叔家和( hé)大伯家分别住在六、七楼( lóu)。
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只需( xū)要再走上一层楼,进屋便( biàn)完全不同的气氛。有可以( yǐ)并排坐在客厅沙发却不( bù)吵架的父母,桌面上放着( zhe)苹果、橘子、瓜子。他们谈着( zhe)家长里短、相亲安排,堂弟( dì)堂哥争着遥控器,堂姐在( zài)房间听TWINS。
我只需要融入其( qí)中一个,就可以暂时忘却( què)楼下尴尬的家庭。哪怕对( duì)卓别林无感,也丝毫不妨( fáng)碍我坐在一旁,假装是他( tā)们的家庭成员,和气融融( róng)看着电视机。
好多年的春( chūn)节都是这样过来的。
到了( le)再后来,我们慢慢长大,读( dú)初中、高中,开始听陈奕迅( xùn)、周杰伦,看成龙电影,看刘( liú)德华电影。卓别林的影碟( dié)后来也再没在三叔家看( kàn)见过,不知被遗忘在哪个( gè)角落。或许早已当垃圾扔( rēng)走。
前些天买了北影教授( shòu)戴锦华的线上课程《百年( nián)影史十大高光时刻》,隔了( le)一段时间,再次拿出来听( tīng),做笔记。

她谈到电影作为( wèi)世界第七大艺术,是唯一( yī)一个人类能够目睹它诞( dàn)生的艺术。
世界六大艺术( shù):绘画、戏剧、建筑、舞蹈、音乐( lè)、雕塑、文学。而电影的诞生( shēng),承载了以上所有艺术,而( ér)且只有它是具有完整的( de)相对时空结构。“能同时感( gǎn)受到和看到时间和空间( jiān)的变化。”
原来,从比利时物( wù)理学家普拉多发现“视觉( jué)残留原理”,到爱迪生发明( míng)“电影视镜”,人类对于动态( tài)影像的好奇开始源源不( bù)绝——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 ěr)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 guǎn)用电影放映机,放了他们( men)拍摄和制作的电影:《火车( chē)进站》、《工厂大门》和《水浇园( yuán)丁》,震撼全世界。
但这时候( hòu)所谓的电影,也只是一个( gè)定机位,拍摄现实中的画( huà)面,没有叙事设计,没有剪( jiǎn)切,基本等于记录模式。

卢米埃尔兄弟被后世称( chēng)为“电影之父”,因为他们发( fā)明的电影摄放机器,给今( jīn)天的电影制作放映提供( gōng)了最早的机械基础和物( wù)质基础。
但这个所谓“电影( yǐng)之父”的称号究竟花落谁( shuí)家,也存在争议。因为还有( yǒu)另一个影响到今日电影( yǐng)发展的人物:法国木偶剧( jù)老板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他发现了电( diàn)影摄放机器的潜在商机( jī),如果用这机器拍摄木偶( ǒu)剧,就可以达到循环播放( fàng)的效果,就能以更低成本( běn)获取更高利润。
“就是这次( cì)精明的商业考量,让电影( yǐng)与叙事相遇。”
此后,梅里爱( ài)不满足于记录木偶剧,而( ér)开始制作各类电影,最著( zhù)名的有《月球旅行记》。
不知( zhī)不觉,电影历史的巨轮走( zǒu)到了默片时代,当时对于( yú)镜头设计、画面剪辑,已经( jīng)有了更为熟悉的运作和( hé)物质基础,人类的想象力( lì)变得无穷大。当时人才辈( bèi)出,最引人瞩目的就有卓( zhuó)别林这个人。
和很多大人( rén)物一样,他有个不幸的童( tóng)年。卓别林1889年出生,生于英( yīng)国伦敦,父母酗酒离婚,父( fù)亲在卓别林12岁时身亡,母( mǔ)亲随后进了精神病院。他( tā)和几个孩子流离失所,在( zài)颠簸中成长。直到在17岁为( wèi)了打工进入戏团, 卓别林( lín)的凄惨经历,为他的演绎( yì)带去了源源不绝的灵感( gǎn),不久后他一炮成名。

我再( zài)看1925年上映的《淘金记》(The Gold Rush),由卓( zhuó)别林执导,编剧及主演。1992年( nián),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jú)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guǎn)。2007年,被美国电影学会列入( rù)“百年百大电影”名单。
这是( shì)非常成功的一部电影。不( bù)记得童年时有否看过,反( fǎn)正是没了印象。

故事很简单,在淘( táo)金潮的年代里,卓别林在( zài)天寒地冻的屋子里遇到( dào)同是来淘金的伙伴,大家( jiā)忍饥挨饿,最后分头而走( zǒu)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想在( zài)国内看《淘金记》,真不简单( dān)。翻遍大小网站,都找不到( dào)原版,有且只有后期加上( shàng)同期声配音的版本,那默( mò)片意义何在?
最后我还是( shì)得爬梯子,才在油管找到( dào)了1925年的原始版本——没有同( tóng)期声,只有一幕幕的对白( bái)提示,观众必须关注着他( tā)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 lái)猜测人物的故事,和随后( hòu)的剧情走向。
我想这是默( mò)片不多的一个独特魅力( lì),它更考验那个年代之下( xià)的演员功力,还有剧本的( de)连贯性,能给观众带去的( de)惊喜。那个年代,没有如今( jīn)发达先进的拍摄技巧,很( hěn)多看上去惊险的镜头,都( dōu)是卓别林通过借位、透视( shì)来达到那样的效果。


在《淘金记》里,为了寻找( zhǎo)金子,卓别林忍饥挨饿,不( bù)得不将皮鞋当成牛排,当( dāng)着伙伴的面举起刀叉津( jīn)津有味吃起来。饿到发晕( yūn),他的同伴甚至出现幻觉( jué),将卓别林当成肥大的鸡( jī)肉,开始将他追杀。


不得不( bù)佩服卓别林精湛的演技( jì),他将窘迫和坚强演得恰( qià)到好处,小人物为了生存( cún)的忍让在他的诠释之下( xià),没有苦味,只有乐趣。
离开( kāi)淘金区,卓别林的破礼帽( mào)、旧礼服、肥大的鞋子、永远( yuǎn)不离手的拐杖、八字步,将( jiāng)他显得一身寒酸,和皮草( cǎo)加身、陷于纸醉金迷的男( nán)男女女相比,显得格格不( bù)入。

众目睽睽之下,他又闹( nào)了很多笑话,但他不在乎( hū),眼里只有为了逃避男友( yǒu)而主动邀请他跳舞的Georgia。
但( dàn)他始终是孤独的,不断被( bèi)遗忘,被抛弃。在新年之夜( yè),轻率地承诺过会跟他一( yī)起度过的Georgia,也忙着在酒吧( ba)和众人欢乐。
喜剧的内核( hé)是悲剧,主人公再可爱,再( zài)坚强,也改不了孤独的命( mìng)运。我常常觉得,判断一个( gè)电影是否好看、令人深刻( kè),其中一个度量便是它是( shì)否把最美好的事物、情感( gǎn),撕得烂碎、展示给观众,又( yòu)不失矫情造作。

卓别林的( de)电影也大多是这般,他用( yòng)自己的不幸,带给人们欢( huān)乐。只有众人刺耳的笑声( shēng)衬托,才能假装这不只是( shì)一个可怜虫所承受的命( mìng)运。
说到这里,我忽然记得( dé)小时候大家围坐看卓别( bié)林时,他们笑,我也会跟着( zhe)笑。可能当时这个笑,也仅( jǐn)为了合群罢了。
我好羡慕( mù)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de)氛围,跟着一起笑,或许可( kě)以假装我也是他们家的( de)一分子,而不是来自楼下( xià)的春节孤儿。
影片的最后( hòu),有一句话差点让我落泪( lèi)。
卓别林最后和伙伴找到( dào)了金矿,成为了富翁,穿上( shàng)了高级西服和光滑皮鞋( xié),在邮轮上坐着头等舱。随( suí)访的新闻记者问他,能否( fǒu)再穿多一次那套落魄滑( huá)稽的服装拍照。他欣然同( tóng)意。

在准备换装的房间里( lǐ),放着一张简陋的照片,照( zhào)片里的人是Georgia。卓别林看着( zhe)相框,没有说话。但下一幕( mù)忽然出现了一句对白。我( wǒ)猜想,那是他脑海中浮现( xiàn)的一句话。
“Everthing but Georgia.”
如今什么都有( yǒu),
但少了最让你感到被爱( ài)的人。

-
后记:卓别林是绝世( shì)才子,也是风流浪子。他所( suǒ)演绎的电影形象多数是( shì)纯情与忠诚,而关于他现( xiàn)实生活中的情感,世人赞( zàn)颂他的“专一”:无论处于什( shén)么年纪,只钟情于年轻女( nǚ)子。有人将他这个情结归( guī)结为童年时期的缺爱。在( zài)影坛几十年的漂泊,他饱( bǎo)尝荣光与唾骂,他用电影( yǐng)讽刺上流社会,与无数女( nǚ)子谈情说爱,拒绝与犹太( tài)分子握手,曾一度被美国( guó)政府取消居留权,返回伦( lún)敦。
对他的历史感兴趣的( de)朋友,可以观看他晚年写( xiě)的自传。
在浮华褪去的晚( wǎn)年,70岁的卓别林,写了这样( yàng)一首诗赠与自己:
《当我开( kāi)始爱自己》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found that anguish and emotional suffering are only warning signs that I was living against my own truth. Today, I know, this is AUTHENTICITY.
当我开始爱自( zì)己,我发现愤怒和情感的( de)折磨只不过是些警告的( de)信号,提醒我已经违背了( le)真实的自己。今天,我知道( dào)了,这就是 真诚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understood how much it can offend somebody if I try to force my desires on this person, even though I knew the time was not right and the person was not ready for it, and even though this person was me. Today I call it RESPECT.
当我开始( shǐ)爱自己,我明白了将自己( jǐ)的欲望强加给一个人是( shì)多么的冒犯,即便我知道( dào)只是时机不对而且这个( gè)人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bèi),即便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jǐ)。今天我管这叫做 尊重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stopped craving for a different life, and I could see that everything that surrounded me was inviting me to grow. Today I call it MATURITY.
当( dāng)我开始爱自己,我停下来( lái)不再去渴求与现在不一( yī)样的生活,我开始能够看( kàn)到:围绕在我身边的一切( qiè),都是在邀请我成长。今天( tiān)我管这叫做 成熟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understood that at any circumstance, I am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and everything happens at the exactly right moment. So I could be calm. Today I call it SELF-CONFIDENCE.
当我开( kāi)始爱自己,我明白了在任( rèn)何情况下,我都是恰逢其( qí)时其地,并且一起发生得( dé)刚刚好。因此我得以从容( róng)不迫。今天我管这叫 自信( xìn)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quit stealing my own time, and I stopped designing huge projects for the future. Today, I only do what brings me joy and happiness, things I love to do and that make my heart cheer, and I do them in my own way and in my own rhythm. Today I call it SIMPLICITY.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想( xiǎng)再偷走自己的时间,我停( tíng)下来不再去为将来构想( xiǎng)庞大的计划。今天,我只做( zuò)那些能带给我快乐与幸( xìng)福的事情,那些我热爱并( bìng)且能让我心为之欢呼的( de)事情,并且只用我自己的( de)方式、自己的节奏去做这( zhè)些事情。今天我管这叫做( zuò) 简单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freed myself of anything that is no good for my health – food, people, things, situations, and everything that drew me down and away from myself. At first I called this attitude a healthy egoism. Today I know it is LOVE OF ONESELF .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 wǒ)把自己从一切对自己健( jiàn)康不利的东西中解放出( chū)来——食物、人、事物、局面, 以及( jí)一切会把自己拉下来并( bìng)且远离我真正自己的东( dōng)西。起初,我管这种态度叫( jiào)做好的利己主义。今天我( wǒ)管这叫做 对自己的爱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quit trying to always be right, and ever since I was wrong less of the time. Today I discovered that is MODESTY.
当( dāng)我开始爱自己,我不想再( zài)尝试做一个永远正确的( de)人,而从那以后,我犯的错( cuò)误却越来越少。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refused to go on living in the past and worrying about the future. Now, I only live for the moment, where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Today I live each day, day by day, and I call it FULFILLMENT.
当我开始( shǐ)爱自己,我拒绝继续活在( zài)过去,拒绝继续焦虑未来( lái)。现在,我只活在当下这一( yī)刻,这万物生发的刹那。今( jīn)天,我活在每一天,一天又( yòu)一天,我管这叫做 真正的( de)活着 。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recognized that my mind can disturb me and it can make me sick. But as I connected it to my heart, my mind became a valuable ally. Today I call this connection WISDOM OF THE HEART.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 wǒ)认识到我的头脑会干扰( rǎo)我,它可能会让我生病。但( dàn)是当我把头脑与心灵相( xiāng)连接,它变成了心灵的宝( bǎo)贵盟友。今天,我管这管连( lián)接叫做 心灵的智慧 。
We no longer need to fear arguments, confrontations or any kind of problems with ourselves or others. Even stars collide, and out of their crashing new worlds are born. Today I know THAT IS LIFE.
我们( men)不需要再害怕与自己和( hé)他人的争论、对抗或任何( hé)问题。即便是星辰也会碰( pèng)撞,而新世界就在这碰撞( zhuàng)后的分崩离析中诞生。今( jīn)天我知道了, 这就是生命( mìng)。
